I am still and wait in the silence

《沒有悲傷的城市》

原著名:The Song of Kahunsha

作者:Anosh Irani(印裔加籍)

譯者:廖月娟

出版:天下遠見@2009

 

我被書名騙了.哪裡沒有悲傷.這本書除了頭兩頁與末一頁以外,都是深不見底的悲傷.作者利用主角10歲小孩的身分,直觀描述孟買的貧窮+罪惡+宗教的經緯交織.免去交代那些沒有答案的問題.這也是一個好辦法.


主角祥弟在心裡創造了一個沒有悲傷的城市-卡洪霞(Kahunsha).既然說是心裡,那就表示心外不是這樣.黑幫老大為了要讓人當他的耳,就把人的四肢砍掉(類似人彘).為了讓人當他的眼,就把人的耳割掉.要人聽話更簡單,把舌頭割掉就好.當道德線低於貧窮線時.什麼都可以.

 

我是三步當兩步的追讀這本書,想早點知道結局.想看作者要怎麼收拾殘局.別說二三十年前,就算2020的今天,孟買也不可能是卡洪霞.作者讓主角被歌聲安慰

『她的歌聲必然是來自胸口,然後飄向遠方的海上.

這是她歌聲的來源,而她的力量也正是來自於這個地方.

這時,他的胸膛也有一種特別的感覺,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動.

什麼東西呢?他告訴自己,什麼都有可能.

也許是警虎(我註:代表正義)

沒錯,在他的胸膛裡的是警虎,雖然牠們現在安安靜靜的,總有一天會大聲怒吼.總有一天,他會把牠們放出來.』

也只能這樣結尾了.對於印度的戰亂與腐敗,當然不可能在一個月內改變(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月內)

 

看的出來這作者是個基督徒.很多地方都落了耶穌的痕跡(只是以一個在印度教環境下不懂聖經的10歲小孩的想法.勿發論戰).其中有一句『祥弟告訴耶穌,從現在起,他會試著把悲傷當作是多出來的一根腳趾.他相信這樣的話必然能得到耶穌的讚賞(P7)』多天真的孩子,多出來的腳趾啊.


最後提一個有趣的.在本書發表一年後,作者在報紙上發表一獨立短文.天下遠見把這篇短文收錄進來當本書的末序.乍看不相關的兩個作品,但確實是有呼應的,天下遠見出版很認真.末序這篇從對聲音的感觸開始,帶到他初到加拿大時在計程車上聽到Leonard Cohen歌聲,繼而回想那像夜鶯與禿鷹雜交的孟買.看完書後,我上網查了Leonard Cohen.一位才華的詩人歌手.HALLELUJAH這首擊點率最高,分享

 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rLk4vdY28Q





1 則留言:

  1. 當道德線低於貧窮線時.什麼都可以.

    是否改為:「當貧窮線低於道德線的時候…

    Dame it

    道德線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