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am still and wait in the silence

20190517 日月潭四兄妹之Part One


今年初在哪裡看到後尖山與貓囒山資料後,日月潭就在我心裡落了種.但以我目前的時間口袋來看,只為這兩顆下一趟日月潭很難.一趟四顆才不會覺得來回八小時車程太奢侈.這籽落在我心土裡,等待發芽的時候.

三月時在北岳172期活動表上看到第三季有這條.看來籽兒破土有望了.之後這條線時不時就從我嘴裡跑出來透氣一下.誰都沒留意就給筆友姊記在心上.靠著她幫忙我拿到人家踏查行程記錄跟九人座司機電話.這下夢想芽兒頭都冒出來了.只剩找同伴與去流浪的勇氣了.

比起找同伴,要有流浪勇氣還比較簡單.找同伴這段就略.

就醬.假請好了,車訂了,紀錄與GPX都看過了,同伴人數達到低標,流浪勇氣嘛也自以為準備好了.我們就出發了.



出發前台北的夜裡下了一場大雨,大到能把我吵醒.我起床關窗什麼沒多想就繼續睡到鬧鐘響為止.出門前那雨果然就停了,台灣一向是北雨南晴.哪有什麼問題是吧.

0740 新店小碧潭上車.我最晚上車又最不能幫司機看路的,但車到小碧潭時那前座竟然還是空的.因為哥姊們的容讓,大大降低全車一路幫我找塑膠袋的窘境.銘感五內.

上車後司機說他半夜被雨聲吵醒後就一直在等我取消的電話.我跟他狐疑的對看一會兒.他想為什麼我沒取消,而我想為什麼要取消.呵呵.

在往埔里途中,雨勢忽大忽小.我跟司機一起盯著車前玻璃上一片狼藉的雨痕.司機安慰說這種驟雨下不久,要細雨才綿綿.嗯我也這麼覺得.真的,直到十二小時後給暴雨灌頂之前,我都以為驟雨下不久.

1039 車經水里新高山登山口.
路上司機問我知不知道台灣有三高.我知道,但我不喜歡這種舊稱法.什麼新高次高能高的.憑什麼日本人可以把玉山列為日本第一高峰? 啊別人家的東西是可以這樣拿來亂用的喔.

話說1897(明治30年),明治天皇把台灣最高峰更名為新高山.一筆勾銷布農族稱的Tomgku Saveq鄒族稱的Pattonkan與美國船長稱的Mt. Morrison.要上這山在日據時期有三條路線.一從南投水里沿著清代開闢的集集水尾道路上.二從花蓮玉里循八通關越嶺道上.三從阿里山沼平車站上.聽說這三處原來都有登山口石柱的,但後兩個都毀損無存,只剩1937(昭和12年)設的這個.位於水里鄉頂崁村,台16線與21線交會處.在民宅水信路一段115號與117號之間.

司機讓我們下車拍照.日據歷史已經走過不必怪誰,身上再醜的疤也是自己的.只好收下.能看到這登山口我還是很開心.雖然無緣與鹿野忠雄活在同一時間,但能站在同一空間也是有幸.  

1110 行車抵達位於投62鄉道(協力巷)上的頭社佛堂停車場(第二停車場)。後尖山登山步道口就在佛堂邊.這第二停車場不大,三四輛車就滿.停車場邊有公廁.
 

1120 起步.沿著柏油路往上行.每隔一段路面上會有[後尖山步道]的刻字.

1127 遇右岔.左直是變窄小的柏油路,右上是官版階梯步道.指標寫右往[觀景平台855m].取右上續行.


1201 抵達觀景平台.平台外側有後尖山基點H1008mNo. 5009三等三角點.日月潭四兄妹的老么,也是2016新版的小百岳No.52.站上這徹底無展望的觀景平台上,我再一次體認到老么的特色:自己有沒本事不一定,總之能靠著哥姊被搭售.而且在水社大哥丟掉小百岳頭銜時,反而榮登小百岳.老么真的好命.

小休時開始下雨.我們沒打算原路折返,想從另一側的山徑下.要鑽林得穿上雨衣.


1216 起步.觀景平台另一端的木柵欄給人拔了一根,要鑽也可,要翻也可.

山徑算清楚不難走.

1225 經電塔.

1232 路面轉為小水泥路.

1235 遇左右向水泥路.機車可騎的寬度.右轉下.

抵達我們自以為跟司機約好的接駁地點,一個鳥不生蛋應該只有本地人才說的出來是哪裡的哪裡.但司機不在這裡,顯然他沒找到路.這時我雖然用電話跟司機聯絡上了,但我只說的出來這裡很多竹林,而他說那裡很多檳榔樹.沒有共識.所以就先掛上電話我們自己往外走.

1309~1313 再接到司機電話.他試著從我們上山的那條協力巷上的許多小岔路找一條橫切的過來,結果都不成.此時他在路上遇見一位在地阿嬤,司機叫我也找一位在地人,讓在地人跟在地人對口好讓我們外地人找到外地人.

這時剛好經過一戶民宅,又剛好阿嬤在院子裡.我跑進去問阿嬤門牌幾號.好可愛阿嬤說沒門牌.我只好把電話用擴音給阿嬤,想請她幫我跟電話那頭的阿嬤解釋說這裡是哪裡.結果呢當然沒成功.我這邊的阿嬤不肯也不耐煩的進屋了.只好再掛上電話我們自己往外走.

司機只好從協力巷出到台21上等著,賭我們會從哪一個巷子走出來. 

1314 我們經過唯樂露營區門口,這才有個譜可以請司機來找.

(回來查了一下,我們下山的這條小路竟然也叫協力巷.可這條明明跟第二停車場(頭社佛堂)那條平行哪能這樣命名.後來發現這條巷口有[塘湖路口]公車站牌,以後就知道了)



上車後,直接轉往貓囒山登山口.在車上吃點乾糧.

1340 抵達貓囒山步道口.旁邊有新井耕吉郎紀念碑,紀念他在1933從印度引進錫蘭紅茶.但老實說,因為碑前有香爐燭台看起來像墓不像人文碑,所以我也沒拍照了.

1342 起步.從步道口進沿階梯上.

1346 經茶葉改良場側門.我在門外怎麼探頭探腦也無法視穿1936(昭和11年)的「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」.只能作罷繼續沿柏油路往上行.

之後路邊有幾株碩大的錫蘭橄欖樹.鋪了一片紅好美.


蜿蜒往上的兩側有些茶園,不具經濟規模的廣幅.

1408 抵達日月潭氣象站.

進入園區後的左側有大石漆字[日月潭 貓纜山].不知道這算不算貓囒山基點H1020m.也在2016新版小百岳中列位No.49

再往裡走,左側有木搭休憩平台與公廁.

再往上就是園區的最高處.有風力儀與環狀的賞景步道.如果天開應該是很棒的山明水秀.可惜今天.

1448 原路折返.

幾點回到停車處沒記下來.就算有記也不值得參考.這來回才4k的路我們沿途一直拍照,根本是走一步停十步.




搭車下山時,司機在日式宿舍區放我下來看一看.這時天色反倒清了. 

今晚又是沾阿姊家眷的光,能住進中華電信會館.四層窄瘦建築在環湖步道口邊.會館房間分湖景與非湖景兩種價錢.一樓有餐廳憑早餐卷吃早餐.我們這種爬山艱苦人,既與早餐無緣也沒空賞湖景.進房間一放下行李就靠自己兩腿去環湖.

今天水位不淺,感覺隨時要漫過步道.

這條環湖步道會銜接水蛙頭步道,一路非常濕滑又陰暗無燈.為了顧及遊客安全,在纜車站前後的那一段步道在18:00就封閉,逾時只能改走上方的馬路無景又繞一大圈.我們得快點.
但我從中午就開始拉肚子莫名其妙的很.不過對我也不太稀奇,近一年這身體已經不是我認識的身體.除了一直吃藥我也不知道能怎麼辦.因為太不舒服才走1/3我就自己先回飯店.這下晚餐也不用煩惱吃什麼了.洗洗澡就到走廊看風景.

這是我這裡的潭.

這是阿姊那裡的潭.

哥姊回來梳洗完畢後,照例一定要泡茶聊天的.
為了明天,我配茶還是吃了一點麵包,聊表慰藉.

2045 散攤.
一回房間我就躺進被窩.睡不著,但躺著也是一種聊表慰藉.

晚安.

1 則留言:

  1. 標題改一下:「梅雨季雨炸日月潭 坑尖社流浪五兄妹」

    恍如末路浩劫....















    (如有不妥請刪除)




    回覆刪除